華德福教育之旅-三部曲之一(簡體書), 詩書坊

NT$230

華德福教育之旅-三部曲之一(簡體書)

華德福教育之旅-三部曲之一(簡體書)
作者

黃曉星
中國學習、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先行者。1995年在英國接受兩年的華德福教師培訓,
之後在美國紐約春之谷的華德福和人智學社區研究華德福教育並獲得碩士學位。
2004年回國,在成都創辦了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和教師培訓中心。
2010年移居加拿大,在溫哥華島的華德福學校擔任校董。
目前,指導創辦中國多所華德福學校及教師培訓中心,並擔任顧問。
著有《華德福教育之旅》《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等。

中文說明 

 

序言:尋求教育之旅/1

第一章 教育之旅起航於英國/1

1.英國使華德福教育走向世界/3

2.英國的同學/7

3.在蘇格蘭的華德福學校實習/14

4.我的華德福老師/24

第二章 美國,學習進入佳境 / 31

1. 美國的天使 / 33

2. 美國,華德福教育發展的搖籃 / 40

3. 紐約春之谷人智學社區 / 45

4. 在社區裡的華德福教育 / 51

5. 紐約綠茵華德福高中 / 59

6. 加拿大的華德福 / 63

第三章 探訪華德福教育的發源地 / 71

1. 華德福教育的發源地 / 73

2. 華德福這個名字的故事 / 76

3. 全球第一所華德福學校 / 81

4. 探訪盧安克的家 / 85

5. 格林童話的故鄉 / 91

第四章 理想中的華德福學校 / 97

1. 瑞典,北歐的華德福教育和人智學中心 / 99

2. 丹麥,安徒生家鄉的華德福學校 / 105

3. 丹麥,讓人看不懂的藝術 / 111

4. 挪威,理想中的華德福學校 / 114

5. 芬蘭,和華德福理念接近的公立教育 / 118

第五章 掃描華德福教育 / 125

1. 瑞士,人智學協會的總部 / 127

2. 歌德館,華德福的聖地 / 131

3. 荷蘭,公立化的華德福教育 / 138

4.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 143

第六章 非洲的華德福教育 / 149

1. 南非,彩虹下的華德福教育 / 151

2. 人智學的不同形式 / 155

3. 肯亞,非洲的希望 / 161

4. 坦尚尼亞,最本土化的華德福學校 / 167

第七章 蓬勃發展的亞洲華德福教育 / 175

1. 日本,亞洲華德福教育的先鋒 / 177

2. 菲律賓,一個和平的動盪世界 / 183

3. 泰國,一個動盪的和平世界 / 187

4. 韓國,通過教育治療歷史瘡疤 / 193

5.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德福教育 / 196

內容摘要

序言:尋求教育之旅

華德福教育的理念來自魯道夫·斯坦納創立的人智學。
他在《自由的哲學》一書的前言裡寫道:
“人智學是一種可以幫助個體從個體的精神出發,找到通往宇宙的精神的途徑。
通過這種途徑,個體學習人智學就不會盲從,也不會盲目拒絕。
當個體有內在需求, 就能在內在跟這個需求產生共鳴。”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有一種強烈的內在需求,使得我無法專心攻讀自己的專業。
其實,我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只是知道自己的內在缺失了一些東西。
當時我有被拋棄的感覺,嚴重缺乏生活的方向。很多同學把找什麼樣的工作,
如何賺錢作為生活的方向, 對我來說,那只是謀生的方向。
我非常渴望找到一個生活的方向, 為精神困境尋找出路,賦予生活某種意義。

在大學裡,我“不務正業”地讀了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和宗教學等類書籍。
幾乎每個星期天我都去外國老師家裡參加聚會,並給老師做翻譯,
因為翻譯而接觸到不少基督教徒。我看到身邊很多年輕的學生都成了基督教徒,
我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而高興,向他們表示自己現在還未成熟。
我不是懷疑上帝和精神世界的存在,而是宗教未能跟我的內在需求產生共鳴。
那時, 比較清楚的一點是:我在尋找自己的信仰,但不是宗教。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接受的學校教育,我也許可以學到一些知識和技能,
或得到一張文憑以便謀生,可是,這未能改變我的生命軌跡,
也未能讓我完全走出精神的困境。不經意中,也許是命中註定, 
我遇見華德福教育和人智學。後來我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教育如果不能讓人的心靈豐富,找到通往宇宙精神的途徑,
充其量也就是學習一些二手知識,以便日後謀生而已。”
這種教育的直接結果是無論生計是否有著落或富足,生活依然貧乏或空虛。

我跟華德福教育結緣於1994 年夏天。來自澳大利亞的本傑明和唐老師在成都旅遊,
來到我和張俐經營的西餐廳。我們一起聊天, 就如往常跟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樣自如。
當聊到精神上的困境時,我們聊得很投機。他們邀請我們去茶館喝茶,專心聊一聊。
於是,第二天,我們在府南河邊的一家茶館聊了一個下午的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通過和兩位 老師的交流,
我對人智學的理念與精神產生了共鳴,以致我決定去英國繼續學習。

第二年秋天,在本傑明和唐老師的推薦下,我得到基金會的資助,
去英國的愛默生學院學習人智學,接著學習華德福教育。
兩年之後又去了美國春之谷繼續學習華德福教育,接著在那裡工作了六年,
直到2004 年回國。也就是說,我在國外學習和工作了將近十年。
這十年的經歷,使我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更加確信華德福教育是我跌跌撞撞中邁向現代最需要的教育之一。

從我1997 年第一次被邀請去印度參加亞太地區第一屆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大會開始,
借助開會的方便,我便陸續參觀和訪問了很多華德福學校。
亞太地區早期的傳播者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在2004 年回國創辦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和幼稚園,
獲得來自全世界朋友的支持,並與他們建立起了很多交流的關係,由此訪問了歐洲很多學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的一種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養的途徑。
我在學習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同時,也是在尋找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和古人相比,
我只是讀了一些書,也走了一些路。 

斯坦納一百多年前創辦的華德福教育的目標就是説明孩子更好地進入生活,
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向,踏上生命的自由之旅。
這種教育要求教育者把學校當成自己生命的一段旅程,
在學校教育中護送孩子邁向自由之旅,同時自己也走過一段非常豐富、
有意義的自由之旅。教育便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頁數 224頁
備註 

ISBN:9787550719538  出版日期:2017年5月,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評論

品牌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產品.
進階搜尋
分享產品
Share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