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哲學, 詩書坊

NT$500

自由的哲學

自由的哲學

廠商/作者

原著:魯道夫。施泰納
譯者:施泰納華文編輯小組

中文說明 

  《自由的哲學》第一版寫成於一八九四年,施泰納當時三十二歲,剛好走到人生的
中點(六十四歲辭世)。在結束維也納理工大學的學習、完成博士論文,以及遊歷威瑪、
柏林之後,他接下歌德席勒檔案館的工作,擔任歌德全集編輯,在這段時間裡
(一八九O~一八九六年),他也爬梳、整理自己一直以來的關懷與思考,以《自由的哲學》
一書來回答:如何在認知的過程中理解人?人類是否是自由的?道德行動的來源?等重要問題。
此時的施泰納是意氣風發的青年,從志於學走到立於德的生命階段,以清晰、
科學(可驗證)的論理方式為現代人指出一條走向自由、主宰自我生命的可能路徑。

 

  施泰納年幼時期即有過特殊的神秘經驗,在求學階段,除了致力於吸收古典與當代的
學問之外,內在發展方面的努力也不停輟(雖然他在自傳裡很少著墨自己的內修方式與境界)。
《自由的哲學》第一版推出時,距離他加入神智學的活動還有六年,要到十九年後才有人智學會
的成立。然而,這本書卻是施泰納本人標舉為其生平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甚至說自己的
所有著作或演講記錄都付之一炬也無妨,只要留下《自由的哲學》在人間就夠了。這是為
什麼呢?

 

  結束歌德席勒檔案館的工作之後,施泰納移居柏林,在這個國際都會接觸到各式活潑的
新思潮與文化藝術活動。他開始在左派的柏林勞工學校授課,成為受勞工階級喜愛的教師之一,
並且也在世紀之交(一九OO年)開始受邀在神智學會演講。一九O四年出版了兩本重要
著作《神智學》(中譯本由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與《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中譯本由光佑出版,另一譯本《超越生死門》,琉璃光出版)。

 

  在《神智學》德文第三版(一九一一~一九一二年之間)前言裡,施泰納提到
《神智學》與《自由的哲學》二書是以「不同的方式追尋相同的目標,為了瞭解其
中一本書,另一本完全不必要,即便對某些人確實有益」。

 

  施泰納提到,《神智學》與《自由的哲學》提供靈性科學裡的基礎真相(起點),
而他自己的另一本著作《奧秘科學大綱》(Occult Science,德文版一九一O年推出)
是在描繪高層世界或高階智慧(終點)。他說:

 

「一開始就會問起世界的起始與終點、存在的目的與神的本質等問題,確實是人的天
性…但想對生命意義有真實認識的人知道,在一本處理靈的認識之開端的著作中,
不應當說屬於高階智慧的事。」

 

如此,所謂的人智學四大書(《自由的哲學》、《神智學》、《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奧秘科學大綱》)在施泰納生平(歷史年代)裡的位置及其內容涵義上的相對關係,
便可得到一個概觀。

 

  《自由的哲學》在第一版推出後的近四分之一世紀之後再版,現今受人閱讀的版本
幾乎都是一九一八年的第二版。此時,施泰納已經歷了神智學會、提出社會與人類組成的
三元性、成立了人智學會,並且興建了第一座歌德館,隔年就會出現第一所華德福學校。

 

  《自由的哲學》再版前言裡,施泰納提到:

「如果有人對此感到驚訝,即人在這本書中還無法找到任何關於靈性經驗世界之領域的
提示──關於此領域在我後來的論著中有所論述──那麼希望他會考慮到,我當時
(筆者注:一八九四年)並不想做出關於靈性研究成果的描述,而只是想要建造一個
得以支援這些成果的基座……在我看來,本書一方面採取了一個與我本人撰寫的靈性
科學著作完全分離的立場;而另一方面又最緊密地與它們聯繫在一起。現在,所有這
一切都促使我在二十五年之後將本書的內容在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再版。我只做了幾個
分段的補充說明……」

 

  期待找到靈性世界的存在樣態如何華美豐盛之描述,或是靈性修練的速成法門,或
是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生機互動農業的實務操作原則的人,讀《自由的哲學》恐怕
要失望。但對於「不僅僅想要相信,也想要知道」的人來說,《自由的哲學》提供
不服從任何外在的規範,而是源自於人格的內在生命」之知識
(以上引文取自本書〈附錄二〉)。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出現在一九一九年,創校之初的系列演講集結成《人的普遍智識》
(中譯本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另一譯本《人學》,洪葉文化出版)、《實用教學指引》
(中譯本由洪葉文化出版)、《與教師的討論》(Discussions with Teachers),
施泰納談醫學的課程在一九二O年、農業課程在一九二四年,可以說,在生命的最後階段
(自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到一九二五年逝世之間共七年),他致力於人智學的
「實務推展」,這些「實務」也都各自開枝散葉,綻放如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
生機互動(BD)農業、三元社會的實踐等花朵,為舉世皆受物質主義所濁的人心增
添一股馨香。而這些「事業」的源頭都要追溯到人智學的世界觀,那是看待宇宙、
人類、及其交互關係的智慧。而人智學的經典,在施泰納看來,若一定得取捨,
《自由的哲學》是他的唯一推薦。心繫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BD農法、三元社會的人們,
需要認識施泰納一生思考與經歷上的轉折,怎可不讀此書呢?

 

  至於為何本書是施泰納唯一推薦、代表其畢生精神探究的總成呢?在筆者學習人智學
的有限經歷與體會之下,實難提出深刻、全面的見解,然而為了推介華語世界第一本
《自由的哲學》譯本,這似乎又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只好野人獻曝、拋磚引玉,
分享一些個人想法,期待人智學圈的先進們與後來者繼續從各個面向研讀此書,
共同成就大眾的更深認識。以下簡述個人的淺薄想法:

 

  《自由的哲學》提出以「思考」為認識世界(包含塵世和宇宙、物質與靈性世界)
的道路1。人類的演進經歷不同時期的發展,上古時代,智慧靈性直接注入人類心靈,
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進入歷史記載的時期,人心啟蒙而欲親證宇宙智慧,於是開啟了宗教、
藝術、科學的源頭,世界也漸次傾向由物質性主導。來到現代,科技文明攀上頂點,
人心的空虛、混亂也落入最深的淵谷,物質科學看似無所不能的年代,各式精神追求、
靈性修持的流派也傾巢而出,可以說,人類渴望著回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或是回到宗教、
藝術、科學起始的原點,《自由的哲學》所提出的「思考」便是一條可能的路徑。
不是循原路回頭或遵古法泡製,而是提供一個適合現代人——已浸染於物質文明生活
方式的人——的方法。筆者猜想,施泰納僅留下此書,是樂觀地期待,透過這種「思考」
(至於這種「思考」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就有待讀者細細咀嚼全書),
即使所有其他關於人智學的哲思與實務的書寫和演講記錄都毁於一旦,
研讀《自由的哲學》之人或人們還是有機會找到類似人智學的世界觀和實踐方式吧![2]

附註:

[1] 感謝唐光華老師指正,思考具有雙重價值:一為認識世界與我,二為在世界裡實踐。
筆者在正文裡的表述令人感覺忽略了第二重的實踐面向。對照《自由的哲學》一書,
前半部〈自由的科學〉著重介紹人類的認知/思考方式,後半部〈自由的現實性〉
延伸到實踐的層面,施泰納透過幾個論題的剖析來示範「如何實踐自由」。世界的問題層
出不窮,我們可以把後半部的幾個論題當作「範例」,《自由的哲學》在實踐和運用上
不受這些範例的限制;百年後的今天,人類世界面臨諸多施泰納的時代所不存在或尚不
嚴重的問題,「自由」的思考與實踐如何協助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是閱讀本書之時,
最有價值的提問。

 

[2] 施泰納在《靈性科學入門》(中譯本琉璃光出版)第十二講〈內修〉裡提到三種內修
法門:東方瑜珈式、基督式、玫瑰十字派式。其中,在玫瑰十字派的段落裡,他講道:

照顧到對思考的訓練,沒有這項訓練是無法完成內修的。因為思考中有一些東西是世間
其他一切所沒有的,……邏輯性在三個世界都一樣。所以物質界你也可以學到高等世界
有用的東西。……在物質界特別注意思考,用物質界有的方法訓練。可以由研究神智學
的真理和練習心力的功課來培養穿透性的思維。想要更深入訓練的人可以研究《真理與科學》
、《自由的哲學》,這些書的寫法就是要讓人使用書中方法訓練後,可以在高等世界有信心
的行走。研究這些書而完全無知於神智學的人也有可能找到高等世界之路。不過,
我已說過,神智學的教法有同樣的功用。」

這段話可佐證筆者的猜想——為何僅留下《自由的哲學》就可以保存人智學在世間的
星星之火。另外,這段話也與本文所引述《神智學》三版前言,關於《神智學》與
《自由的哲學》是以兩種不同取徑朝向同一目標,貫徹修習其一即可的說法相互呼應。
 

以上內容引自人智學教育基金會網站

頁數  
備註 

 

評論

品牌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產品.
進階搜尋
分享產品
Share via E-Mail